Friday, November 25, 2011

月球上的一個限期


看了《月球》很久,始終無法解釋這部電影帶來的餘勁,到底是震撼還是隱憂。

故事很簡單,Sam是個太空員,駐站月球三年。寂寞漫長的三年,他與電腦對話,看妻子留言,砌模型,偶爾巡視月球,更多的時間,他自言自語。當合約限期將滿,他開始出現幻覺,接著他發現另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。

非常高興故事沒有以精神分裂或外太空細菌感染這種模式進行下去,複製人比較合我意。也很高興導演沒有故意弄懸,把觀衆困在哪個是人哪個是複製的問題裏。他也無意讓兩人明爭暗斗,贏的那方可以回到地球“正常”地生活。

那樣的話,很容易就淪爲一般的好萊塢科幻片,雖然合理,也許賣座,但未免也太缺乏驚喜了。

導演很攻心,他首先聊人心。我想我了解Sam如何在寂寞的月球活下來,是“三年”這個限期。日子再難過,工作再沉悶,只要你知道事情有一天會結束,你就會找到動力。再多一年,我就可以回家。再多30分鐘,會議就完結。再多幾周,工程就結束。再多半年,就是來屆大選。再多一個月,假期就來臨。再多十年,我就退休。所以,在衆多限期下,我們忍耐,妥協。

然後他續而聊複製的心。知道自己原來是複製人,記憶是被植入體内的質料,所有質訊都是謊言,親人都是沒有關係的人,自己只是集團裏的一部工作機器,所謂的約滿回家只是讓複製人陷入沉睡狀態,不管是出生三年的Sam,或是剛滿三天的Sam,都有莫大的悲哀。一切那麽假又那麽真,於是他們不甘心起來。

此片給我最大的驚喜是,雖然源自相同基因,有著同樣的身體結構,但三年和三天的Sam是不一樣的,不是工廠裏的機械化生産品,個性和精神,除了先天還有後天影響。然而他們沒有自相殘殺,而是互相幫助,複製出更美麗的心。

有時我不能確定,人類製造的究竟是科技還是悲劇。“我們都是半機械人”,唐娜•哈维 (Donna Haraway)和凱薩琳•海爾斯(Katherine Hayles) 這麽形容新世紀。科幻片才出現半人半机械的怪物?有沒有想過,我們這些電腦/手機/電視不離手的,都是半機械人,cyborg

有天醒來,發現自己半機械人的身份,我們又會不會難過呢?

Wednesday, November 23, 2011

後來的後來


後來的後來很喜歡聼雷光夏寫給魏如萱的《我們》。一首很美麗很憂傷的歌,保留雷光夏音樂裏一貫謙虛低調而帶點古典的味道。照片由一個波蘭攝影師撐鏡,怪異的手法和專輯很匹配。

後來的後來的我們,可能遇見可能不,如果遇見,我希望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。或許是這樣。

如萱在唱這首歌時這樣寫:

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天生很適合當間諜或忍者的人,就是那種長得每次看每次好像都長得不太一樣的臉。左臉和右臉不太一樣,髮型變了又不一樣,衣服顏色不一樣說出來的話和聲音及表情也會不同。

突然很想念芬蘭的同学們。IR說你行動怎麽如此敏捷,伊夫說她有忍者術,黛安說東方人真神秘, D說新髮型很忍者風範,我說你們看太多(或者太少?)日本武士電影了。

我沒有多變的臉,只是,有时,偶爾,有多變的情緒。

Tuesday, November 22, 2011

累了就休息


Luisa說今天不想寫功課怎辦?
我說,那就不要寫,聼首歌,看部電影好了。
累了就別任性,情緒來了就不用太安靜。沒錯,就是這樣。

Monday, November 21, 2011

等待


一起乘計程車的人很多,
我們不過在等願意陪你擠公車的人。


Wednesday, November 16, 2011

今早大家都在抽煙


今早出門才發現,昨晚布拉格偷偷下了場雪。不知道爲什麽,初雪總是這樣偷偷地。

房子,車子,大樹,野草,天與地,就連我們,都像在抽根煙。吐著一團團的熱氣,說著下了,終于下了。像憋了許久的鬱悶,一下子爆發,居然有點痛快。也像故意逃避的人,最後無法視而不見,原來之前都是鬱結。

雪很像我們的世界,再相像,也從來沒有兩個相同的雪花。連雪花都是這樣,我們何苦勉強別人的遷就,何必去計較和在乎他人的不同。畢竟,我們都不一樣啊。只有差異才能形成錯愕的美麗。

所以每次下雪,我都很感動。一直以爲自己很怕冷,原來我還是可以抵制寒冷的。只要多加一些意志力,只要勇敢走出門,我們都可以做一些自己以爲無法做到的事。

只要相信。

Tuesday, November 15, 2011

晚安晚安


臨睡前聼這首歌,感覺就像你在MSN上跟我說晚安一樣,心軟了。

來北歐前,你問我什麽時候回家,我說,當你念四年級的時候。當時我想,小孩子多善變,説不定到時就忘記我了。

上周在MSN碰見你,非常欣喜。我們有多久沒說話了?你說了成績學校和同學之間的事。雖然打字有點慢,但可以寫很多了,而且沒有錯字。於是非常欣喜。你突然說,明年開學我就升四年級了,你爲什麽還不回來?我笑,還是很欣喜。然後你很不甘心地說了晚安。

你的世界直接明亮,記性特好,果然不能說說就算。沒有諞你,四年級還沒念完我就回來。

mon chéri, tu me manques, bonne nuit。別要我教你說法文,在法國那段日子,我最厲害的只有bonjour和wala。

晚安,孩子。

Friday, November 11, 2011

試驗性戲劇

説來慚愧,在查爾斯大學上電影學,沒有底子的我,一下子要習慣電影業專用詞彙,真是自討苦吃。各類濾鏡,畫面比例,8/16/35/65mm膠卷,燈光架,18%的灰色。。。和數碼攝影的理論相似,但大部分還是有差異。畢竟,電影是底片和數碼的合成品。看來,等我稍微習慣那些詞彙,又到了離開的時候。

只好很阿Q地提醒自己,以看電影的心態上課吧,把過程當作一場快樂試驗也不錯。

說起試驗,捷克的試驗性戲劇比電影還吸引我。甚至,我非常懊悔爲何當初沒選戲劇係。懊悔歸懊悔,我還是非常感謝這座城市不時都會給我一些隱藏式驚喜。

捷克的試驗性戲劇是一個結合舞臺表演,幻燈片,攝影學和電影藝術的新媒體(new media)。當中劇院以Laterna Magika 和National Theatre最具代表性。表演則以Black Light,Polyekran,Kinoautomat 深獲好評。Laterna Magika創辦人是捷克知名戲劇大師Josef Svobada,早從1958年為布拉格寫下輝煌的60年代。爲何稱爲“試驗劇”我也不太清楚,也許在60年代屬非常特殊,有別于一般舞臺劇,想試探民衆的接受寬度吧。

到布拉格的朋友若有多餘預算,不妨到Laterna Magika看一場視覺享受的試驗性戲劇吧。票價240-680 CZK (10-30歐)。雖然老城街上都是較便宜的黑光劇院,但我還是推薦歷史悠久,擁有專業水準,經常製造驚喜的Laterna Magika或國家劇院。

打算在12月3日到Laterna Magika看一場1997年的《The Wonderful Circus》,是Josef Svoboda的名著,大師都逝世9年了,他的精神還遺留人世,真是一股讓人感動的力量。屆時再分享觀后感。

photo from google ~
Laterna Magika從 60年代(左)到21世紀(右)的多媒體舞臺劇

黑光劇(Black Light Theatre)以“眼睛在黑暗中只能看見有限的物體”的概念出發。它混合木偶和真實演員,加上善用布帘和燈光控制,用無限的想象力創造視覺上的比例錯覺和空間幻覺。眼睛看到的也許不是真的,看不到的卻不代表不存在。
立方體劇(Polyekran Theatre)以多達112個立方體湊成大銀幕,以燈光和鏡片製造光和影,每個小立方體都會前后移動播放影像,加上真實演員和銀幕主角的對戯,可以很詭異也可以很詩意。1959年由The Mirror of My CountryLook Into The Eyes開始,再次創下布拉格戲劇的另類精彩。今天身于數碼世界的你也許會說,那沒什麽了不起,但試著站在60年代的立場,那根本就是前衛藝術嘛。
互動劇Kinoautomat Theatre是最早期的互動多媒體劇,它擁有多種選擇,讓觀衆自行決定情節發展。故事會在關鍵部分停駐,讓觀衆以紅或綠色按鈕來做選擇,再以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劇情。和當今的電子書,數碼詩,電腦遊戲上“與觀衆互動”的概念相似。有人說,這類舞臺劇給觀衆造成假民主的錯覺。你在做選擇的當下已經掉進了製作的陷阱,不管哪種選擇,其實都會把故事進行到一個特定的結局。

Laterna Magika
Ostrovní 1
112 30 Praha 1
http://www.narodni-divadlo.cz/en/laterna-magika

Tuesday, November 8, 2011

兩個陳

這這這。。。這也太陳建騏了吧?雖然很喜歡此類清新小品,但暫時還不能習慣它出自陳珊妮。很多主持人看到陳珊妮上節目都怕,都說她是個很難訪的歌手。歌唱選手也怕陳珊妮,都說她直接苛刻。 這樣的陳珊妮怎麽可能如此清新?

記得趙詠華說過,不管是什麽歌,都能唱出它的旋韻,那才是專業。

不得不承認,陳珊妮就能唱出所有的可能性。而且就算再多變的音樂類型,她的風格還是有跡可尋。不管是《華盛頓砍倒櫻桃樹》的indie,《拜金小姐》的詩意,《雙陳記》的龐克電音,或是《I Love You John 》裏大玩文字的諧音遊戲,每一次都讓我大吃一驚,情不自禁地等待她下一張專輯,迫不及待在第一時間聼一聼。

可能很多事情都只是需要一個習慣期。尤其是特別個性,前衛,創作的女歌手,更要多加一些耐心。



Monday, November 7, 2011

我是一棵秋天的树

今天的心情好张雨生。  
我是一棵秋天的树,渐枯的叶子显得有些孤独。
 你偶尔会跟我描述时间的匆促。
 也曾在我心上刻字,但我弯不下腰,所以无法看清楚。
 他方的繁华我不再羡慕,逐渐明白最美的在心中不在远处。
 我是一棵秋天的树,也许你有天会停步也许你不。
 我会守着每一片叶,直到最后。
 偶尔照镜,才发现原来我还是会难过不舍。
有人说,季节不会为谁停驻。
 但我有信心可以走过寒冷,因为我学会从容不再急促。

Friday, November 4, 2011

冲破玻璃



最近看了《My Own Love Song》,自己的情歌,2010年的小电影,有美式情节的利落,加上法式电影的细腻,低成本,但感觉却很真诚。

结伴上路的三人都在寻找,亲情,友情,爱情,温情。Jane(Renée Zellweger)认不出7年没见的孩子,于是Joey(Forest Whitaker)要她用唱歌的方式在人群中找孩子。那其实是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,像鸟类,会用自己的情歌求偶,警戒,呼唤,集群,寻子。

有Joey这样的旅伴真不错,虽然他乐天到神经兮兮,但他会陪你一起经历,出丑,做傻事,犯错。他会取笑,怒吼,责骂,但绝不会嘲笑。

Jane是一个因车祸瘫足的过气歌手,她脸上有很多很多的故事,闭上眼也是戏。她说:就像坐在一列火车上,我们各自关在自己的车厢里,窗外的风景像是画在玻璃上的图腾。窗外那些人是不是真的存在?那些飞鸟只是幻觉吗?有一天,我会冲破那片玻璃,伸出手去感受风速,然后发觉现实并不太坏。

她告别和进行人生最后一趟旅程的老夫妇,在餐厅唱起This Land is Your Land,不算厉害的声音,可是我却连手心都凉了,刹那间我知道Jane已经打破了玻璃窗。

和他们一样,我们也在路上寻找些什么。受了伤,我们也会建一道透明的墙,然后习惯性地说:顺其自然。安慰别人的时候,我们说:我懂。然而我们真的懂得吗?不,我们不懂,事情没发生在我们身上,谁也不懂伤口可以多长。我们难道随遇而安了吗?还是我们站在玻璃后方,疏离,逞强,故作洒脱,自我保护着?

或许,只需要坦承生活很难。谁都得经历些挫折,过程让我们更坚强。

或许,只需要明白生命无法预料,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进行。

或许,只需要再接受一点,再坦然一点。

用力唱自己的情歌,用心经历,即使无法随遇而安,那片玻璃,总有一天会全速冲过去。

Wednesday, November 2, 2011

無關痛癢

和待在芬蘭的同學聊天,總無聊地問一句:開始下雪了嗎?我們對冬天的定義,似乎定在開始下雪的那天,也不管正不正確,反正不講理就是痛快。

還沒有呢,同學說。今年的冬天趕不上氣候那班車而遲遲不來。於是大家又開始擔心地球。I.R.問,我可以投訴嗎?關於冬天遲到這一回事。請問今年誰是天氣負責員?

在芬蘭就是這樣,天氣絕對是件大事。在其它地方你打我我打你的時候,我們最關心的是,下一個季節來了沒有。

 
而我保持每周六都依時去游幾圈的習慣,雖然這裡沒有芬蘭浴。泳池很近學生村,如果不為兩旁的楓樹停下腳步,大約2首歌半就可以抵達。我常常一不小心就分神,所以多聼了幾首。泳池兩面都是落地長窗,天氣好的時候,陽光從正面灑下來,仿佛夏天還沒有過去的樣子。我喜歡落地長窗,那是一張播放天氣的銀幕。

物櫃的鑰匙是銀制的,上面挂著號碼的牌子也是銀制,鎖上了櫃子可以戴在手腕上,像條銀手鏈。兩种銀制品碰在一起的時候,發出“噹噹噹”的聲音,非常好聽,好聽到我不捨得把它脫下來。相同頻率的人碰在一起,也會這樣好聽吧。

有天不捨得離開,坐在觀衆席上待了一會。在有四季的土地上,室内泳池是個和四季無關的東西。不管室外有多少憂愁化成水仙,不管思念有多瞎夏,不管落葉飃得有多淑女,不管白雪累積了多少寸,它始終保留一樣的體質和體溫。

多麽神奇呀,這世界上居然有個和季節無關痛癢的東西。

我們要經歷生命到什麽程度,才練成那樣坦然而豁達的胸襟?